如今,龍川縣老隆鎮上,有一座古樸肅穆的傳統建筑矗立在鱗次櫛比的商鋪民居之中,雖然建筑風格較為傳統、老舊,但在當地群眾心中卻有著極高的地位。這就是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即“福建會館”。
250多年前,來河源龍川經商的福建人創建了福建會館。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周恩來指示八路軍駐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連貫等人不惜代價組織營救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的文化精英。憑借良好的交通條件和民眾抗日基礎,福建會館承擔起大營救的重任。很快,茅盾、鄒韜奮、柳亞子等文化名人,陸續穿過日寇的重重防線,在福建會館中轉,大營救取得全面勝利。如今,福建會館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續傳承著愛國主義精神。
因為福建會館所具有的革命紀念意義和建筑歷史藝術研究價值,1986年被龍川縣人民政府認定為龍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7月公布為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0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另外,福建會館于2010年被定為第三批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命名為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2019年7月命名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41年底,香港淪陷于日軍之手。周恩來指示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不惜代價搶救出困留在港的文化精英。時任大營救行動負責人之一的連貫就住在福建會館,精心安排和指揮了民主和文化進步人士的大轉移行動。會館復原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雕塑,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的這段歷史。
2022年,龍川對福建會館再度進行全面修繕,并對“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重新布展,對展廳設施改造升級。升級后的福建會館將重點突出“老隆中轉”過程,擬打造成省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示范點,更突出、更全面地講好營救文化名人故事。
為更廣泛地傳播紅色文化、更全面地實現自我鞭策。會館在設計上以紅色作為整體視覺,采用化繁為簡的內容輸出模式;在表現形式上,采用多種手段,從聲音、視覺、氛圍等多樣化表達,結合數字多媒體創意展示,讓參觀者在聲、光、電與多媒體互動裝置配合營造的科技感氛圍中。
此次龍川福建會館項目由兆成電子參與 此投影系統設計,多媒體設備供應、安裝和調試等工作。
項目共使用4臺理光(RICOH)激光工程投影機:PJ-LU7000,四通道融合 ;5米滑軌屏,和2臺一體機。